股六債四過時?芬克:私人資產應佔投資組合兩成比重

MoneyDJ新聞 2025-04-01 13:27:42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貝萊德(BlackRock Inc.)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在寫給股東的2025年年度信件中提到,投資私募市場的優勢並不在於擁有特定的橋樑、隧道或中型企業,而是透過這些資產進一步讓投資組合多元化。

芬克表示,隨著全球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傳統的「 60%股票、40%債券」投資組合可能無法提供真正的多元化,未來的標準投資組合可能更像是50%股票、30%債券、20%私人資產(例如:房地產、基礎設施、私人信貸)。

芬克指出,私人資產可能隱藏較大的風險、但也提供龐大效益。

芬克說,基礎設施產生的收入(例如:通行費、水電費)通常會隨著通貨膨脹而增加,基礎設施報酬的波動性往往較公開市場小得多。他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即便基礎設施佔投資組合比重僅達10%、也能提高整體報酬率。

芬克去年3月表示,在他將近50年的金融生涯中、從未見過能源基礎設施需求如此強勁。芬克當時提到,基礎設施涉及許多領域,就新投資需求而言、最大的無疑是能源基礎設施。

MarketWatch 2023年10月報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小摩)財富管理公司表示,現金是陷阱,投資人有必要以長遠的眼光進行資產配置。根據小摩發布的2024年長期資本市場假設報告,「 60%股票、40%債券」組成的傳統投資組合可能在未來10-15年提供7%的年報酬率。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2月指出,許多產品的價格最終將大幅下跌(智慧成本和能源成本目前限制了許多東西),奢侈品以及土地等有限資源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揚。

Business Insider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日前發表報告指出,與算力、能源相比,數據稱不上是限制因素。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投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