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現階段不發行零售央行數位貨幣
回上一頁
(2021/11/11 11:45:55)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局長孟文能表示,星國現階段不發行零售央行數位貨幣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本(2021)年11月9日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以「貨幣、金融和網際網路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時表示,目前星國社會對數位現金尚無迫切需求,外國數位貨幣取代星元的風險也極低,因此實體現金仍會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多數新加坡民眾持有銀行帳戶,電子支付也很普遍,現階段不會發行零售「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但零售CBDC的創新解決方案仍可能在未來帶來潛在商機,該局正展開Project Orchid,建立發行數位星元的科技基礎建設和技術能力,為未來做準備。

孟文能局長指出,發行零售CBDC最終是一個社會經濟,而非貨幣層面的考量,轉向一個完全無現金社會,所有錢皆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不會實質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問題是社會大眾是否願意只持有銀行存款,以及民眾對由國家發行,與現金一樣安全,但是以數位形式存在的貨幣,是否有需求。零售CBDC可能對貨幣和金融穩定構成重大風險,在發生危機時,人們僅需點擊一個按鈕,即可將存款轉為零風險的央行貨幣,可能導致銀行的「去仲介化(disintermediation)」,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人們以數位星元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持有很大一部分存款,此將大為降低銀行的貸款能力。

至於加密貨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傾向以更準確的技術名稱稱之—「加密代幣(crypto tokens)」,該局定義用於支付的代幣為數位支付代幣,在星國提供與此類代幣有關服務的業者都須獲得許可並受監管。孟文能局長認為,加密代幣一個潛在的強大用途是促進更便宜和快速的跨境支付和貿易融資,但要被視為貨幣,加密代幣的價值必須更穩定,且有可靠的支持。穩定幣雖試圖結合法定貨幣的可信度與區塊鏈的優勢,但若穩定幣的重要發行者發生擠兌,風險可能蔓延至整個金融市場,影響金融穩定。

為了促進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的採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亦宣佈為2016年推出、2019年強化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進行三項改進,明(2022)年1月1日生效。首先,該局將擴大資格標準,技術創新的早期採用者也可加入監管沙盒,不再局限於先行者;其次,技術創新的先行者可同時申請加入監管沙盒和申請補助,符合條件者可獲得最高50萬星元補助;此外,符合條件申請者將有機會接觸外部投資者,從外部投資者的網絡、指導和資金中獲益。(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